联系我们
400-8768208在西藏定日地震灾区,一场小学生足球赛于1月26日中午如约举行,为安置点里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2.应急心理救援队队员在震后赶到灾区,为孩子们制定训练计划,加强饮食营养,帮他们度过困难时期。
3.由于地震后一起踢球的孩子减少,谭惜仁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建立友谊,一同面对困难。
4.最终,勇往直前队以2:1战胜牦牛队,获胜的队员们举起门将旦增罗布,谭惜仁鼓励输了球的孩子们不要失落。
5.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的专家这样认为,这些特殊时期的参与和陪伴是心理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继续帮助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
央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西藏定日地震灾区,一场小学生足球赛26日中午如约举行。在过去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中国之声曾经报道过这场足球赛的源起和准备过程,它不只带给灾区小朋友难得的放松,也是震后心理援助的一个开始。这场比赛战况如何?在灾后的特殊环境下,半个月的备赛过程又给孩子们带来哪些变化?
海拔4200多米的风声里,足球比赛开场的哨音吹响。场上是14位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男孩。他们的教练和带队老师在场边观战助威。虽然孩子们从小习惯了在高原踢球,但比赛时长也要控制在上下半场各20分钟。
这是2025年1月26日,6.8级地震发生19天之后的西藏定日。这场球赛源自十几天前的约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在震后赶到灾区,领队吴坎坎和记者说:“我们来的时候就问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活动。第一个提到的都是说我们要踢球,我说我们满足你们,明天就给你们把球带来。”
吴坎坎说:“没有球门怎么办?我们就先设计球门,设计了一半,小朋友们说我们要不要直接就开干?有一些搭帐篷剩下的架子,分分钟就把架子给拖过来了,球门很快就搭建起来了。”
应急心理救援队的老师牵线,长所乡嘎旦村的勇往直前队和曲洛乡措昂村的牦牛队相约踢一场比赛。地震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而马上就要来临的足球赛,为安置点里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应急心理救援队队员谭惜仁和牦牛队的教练之一、初二学生强巴旦增商量,为了比赛,要制订训练计划,加强饮食营养。
谭惜仁说:“我们商量了一下,把人数定下来,每天训练的时间、训练的内容等都定下来。人数定了以后,每天还要补充,比如,一个人要多少奶,要多少巧克力,要多少水,都得统计,第二天就开始做正规的训练。”
但是,地震后一起踢球的孩子,比以前少了。谭惜仁发现,球队的一位主力队员几天都没来训练。
谭惜仁说:“我悄悄地问了一下副队长,他说孩子家里有人去世。我说需不要求我们帮助?他说不要。”
“我说要不要去参加比赛?他说参加不了比赛,我说要不要训练?他说我可以看一看,我说行,我说你就每天来看一看,然后指导一下行不行?他说行。就让他先来,先对队伍有一种牵挂,有一个连接,后面再说。这个工作不能急,我们得慢慢来。”谭惜仁说。
影响孩子们训练的因素还有天气。1月23日一早,风沙漫天。天气预报显示,风力最高达到8级,孩子们做的临时球门被吹倒,足球队停止户外训练,谭惜仁还担心措昂村寒假课堂的帐篷教室。
谭惜仁和主管部门商量,决定提前把寒假课堂搬进刚建好的活动板房。这天来上课的孩子领完过冬衣物就先回家。
谭惜仁说:“孩子们在家里面都干活,我发现,这边的孩子家里出事之后,他们会有共同生活的亲属的责任感。六七岁的孩子也会去帮妈妈喂牛,但不管每天多忙,都会 跑过来看我一眼。”
三天之后,足球比赛的日子到了。场地在曲洛乡小学的足球场,有绿色的人造草皮和规整的球门。孩子们的球衣和球鞋是刚刚借来或者收到的捐赠,牦牛队是统一的红色球衣,勇往直前队的球衣就有绿和粉两种颜色。两个队的队旗立在场边,牦牛队的是孩子们在红旗上用笔手绘完成。
13岁上小学六年级的队长旦增顿珠说:“做队旗的店家回家过年了,所以这是我们自己画的,因为要有足球精神。”
孩子们画上了山峰和足球,也写下队伍的口号:踢足球、吃糌粑、建家乡。还有队员们的号码和名字,旦增顿珠是9号。那个家中出现变故的男孩也上场了,这似乎是一个临时的决定,以至于他的名字没有写上队旗。但谭惜仁注意到了他神情的变化。
谭惜仁说:“他刚开始不想来,表情比较凝重。我担心他不来参加比赛,结果来了。而且笑容好像也多了一些。”
为这场比赛担任裁判的是措昂村牦牛队孩子们的老师坚才罗布。学校放寒假,他原本已经回到西藏山南的老家,地震后又赶到定日来陪伴孩子们。
足球为孩子们赶走了一些悲伤和茫然。上半场,勇往直前队2:0领先。啦啦队在中场休息时跳舞助威,谭惜仁在场边鼓励牦牛队的队员们。“你们今天上场好像稍微有点紧张。不要紧张,平时练的时候怎么踢,现在就怎么踢。”
下半场,牦牛队加强进攻,终于扳回一分,但还有多次射门要么稍稍打偏,要么被勇往直前队11岁的门将旦增罗布扑出,最终比分锁定在2:1。
谭惜仁鼓励输了球的孩子们:“没关系,下半场踢得很好。我非常满意,在我心目中,比姆巴佩、C罗都帅。”
后来她和记者说,回程的车上孩子们还是有点失落。“孩子们情绪不是很好。我就跟他们说,你看咱们村的受灾情况是不是比长所乡要轻一些?咱们用友谊的方式,伸出手告诉他们,我们是在一起的,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可以互相帮助,我们是可以互相联谊的。出于这个目的,才有的这个比赛。孩子们一下子就不难受了。”
而长所乡嘎旦村勇往直前队的带队老师李晓景,就给队员们一一发放了获胜的奖品。
比赛结束,牦牛队的带队老师之一,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李民庆,在场边接听了来自老家河南的视频通话。
另一名带队老师尕玛西然知美老家在青海玉树,2010年玉树地震的时候,他才7岁。
尕玛西然知美说:“玉树地震的时候,这一套系统并没这么完善。现在在这里,有更完善的系统把孩子们集合起来,去分散他们对灾难的注意,更能去减轻家里人的负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的专业的人介绍,从足球赛入手,这些特殊时期的参与和陪伴,是心理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和孩子们建立起充分的信任之后,在未来的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应急心理救援队还会促进帮助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也会培养当地的心理援助团队,服务灾区更长的时间。(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白杰戈 谭瑱 李杨 江晓晨 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