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400-8768208时间: 2025-03-05 20:33:38 | 作者: 曲棍球台
两次跟腱撕裂的韩莹,复出之后直接在欧洲16强夺冠。一次跟腱撕裂足以毁灭运动生涯,而从跟腱撕裂重复健一次的痛苦或许不亚于一次跟腱撕裂。这样的过程韩莹经历过了两次。只能说,韩莹的狠劲确实让人佩服——43岁,削球打法,两次跟腱撕裂。在这一个项目里,坏因差不多都碰上了,她仍然回到了欧洲之巅。套那句以前用过的话,时间会夺走一切,起码不是今天。
这次欧洲16强女子比赛,决赛另一边出现的是萨马拉,和韩莹加在一起俩人都已经逼近拜登的年纪了。老将的强韧确实令人赞叹。总的来看,欧洲女子比赛也正在进入一个新周期的换代期,也需要一些新的面孔挑战洛杉矶的赛场。
欧锦赛里的另一个有意思的事儿是,已经32岁的德国选手萨宾,将自己反手改成了防弧胶皮。她对这个“项目”似乎非常笃定,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回到世界上的排名前50。从理论上说,她这个尝试有点道理,但是不多——她本来就是女子选手中运动能力最强的,但是反手也确实平淡,威胁主要靠正手全台跑。所有怪胶打法几乎都要依靠正手,这方面她有。防弧胶能给她的则是大幅度改善她接发球的问题,比赛中的变化和相持中强行改变节奏。
道理是这些,落到实际更麻烦一些:萨宾选择的是一个“四面攻”的打法,正手会倒板削球,接发球会倒板用反胶拧,拉,然后正手用防弧的时候,反手位会用正手面胶皮进攻。她本人说她自己的打法就是冒险比较多(我们叫搏杀多),但也承认经常把自己打乱。目前比赛中很容易出现顺的时候让对手懵,乱的时候让自己懵。
个人的看法是她最终得打得简单一点,把一些固定情况用固定方式处理下来——但是反胶这么多年的肌肉记忆,不那么好改的。
萨宾最近签约岸度,使用底板是五层纯木Novacell OFF/S,正手是全新的NUZN 55,反手是牛博士防弧胶,ABS 3 PRO Review
印象里过去20年里世界级别比赛里改胶皮的屈指可数,改防弧的应该是破天荒第一个。我对探索向来很期待,祝萨宾完成目标。
我看到丹羽孝希赌博的消息的时候,感到有些意外:意外大多数来源于于我是在电梯里新闻里看到的这条消息。目前从日本的媒体看到的消息主要是,丹羽孝希使用虚拟货币进行网络博彩,对此也承认了,不知道这样是犯法——讲道理,如果属实,这个迷糊劲儿还挺泥洼的。被送检之后,他和俱乐部的合同在1月30正式解除;俱乐部社长羽场诚无限期停薪;俱乐部教练白神宏佑减薪30%到年底;Victas全线代言商品停止出货。
这对于丹羽孝希的生涯能够说是致命打击。对于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市场扩张不顺利的victas来说也是个麻烦。现如今victas官网虽然还没拿掉丹羽孝希,但是随着皮切福德等在新市场中签约另外的品牌,他家在代言市场的军备竞赛中开始落后。
大致上看,似乎日本主要出来的消息就这些。传播到中文之后,似乎又有一定放大和一些新内容流传,很多我没能溯源回到具体消息来源。类似的情况还有最近莫雷高德消息。
大致上就是,瑞典乒协和莫雷高德产生了一些矛盾。事情的起因是莫雷高德的场外之前一段时间都是由自己的哥哥和父亲坐的。而WTT新加坡站之前,瑞典乒协临时通知家人不能作为场外指导执教。莫雷高德的父亲对此非常不满,认为瑞典队的教练对莫雷高德并不熟悉,做场外效果不大——现任瑞典队主教练Tobias Bergman在佩尔森退休之后才,时间还短。
小莫这个场外指导事件的主要矛盾在于赞助商:之前小莫哥哥的工资,是小莫个人赞助商提供的。这个赞助商在球衣上有个位置。按照小莫老爸的说法,奥运会后瑞典队以不能参加欧锦赛强迫小莫放弃了个人赞助,也禁止他的家人为他做场外。瑞典队的立场是,因为国家队球衣上赞助商的位置是有数的,有了私人赞助商就会影响到协会整体的赞助,而协会必须兼顾50名国家队球员的整体利益。
在此不做价值评判,还是再提一下消息回溯的问题:上边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瑞典媒体expressen,是瑞典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晚报,现在以在线为主,特色是第一时间抢先发布新闻。在中文互联网浏览相关联的内容,会有一些额外的信息我无法回溯到瑞典这边的新闻来源。
一些其他有点意思的事儿:蝴蝶之前要宣发出一个新系列底板,叫做outerforce,包括ALC,ZLC和CAF。原本以为这是一个类似之前innerforce系列,但是反转纤维位置,成为一个全新的外置纤维,阿尤斯大芯的新系列,后来发现其实是传统蝴蝶外置结构,但是相对减慢速度,作为爱好者进阶用。
之所以之前觉得可能是外置纤维阿尤斯大芯,是因为作为竞品的Victas最流行的型号就是这个结构的ZX gear out。结果公布出来的结果,还是蝴蝶自从1993年来就一直沿用的外置设计。是有意思的是,这几年似乎各家都发现了进阶爱好者这一个市场细分,蝴蝶之前就发布了Glayzer系列套胶,现在又出了全套底板。没几天,尼塔库也出了运动员代言的新系列两款底板,也是针对这一个市场。
之前这个市场分块应该主要被Victas的Swat系列占有,现在其他大牌子也开始下场了。这种情况或许反应起码在日本本土,市场在变大,出现了更多细分领域——是个好事。不过之前蝴蝶也尝试过几次类似的模式,都不太成功,且看吧。
这里真的有趣的是,外置编制纤维这个结构自从1993年被蝴蝶搞出来,是乒乓球中为数不多的经历了三十多年仍然生命力十足。我年初的时候写了一个关于这一个话题挺长的一个东西,如果大家有一些兴趣,也可以接下来找个空挡发出来。
我试图在这篇东西里回答一些问题,例如:现在大家司空见惯的底板结构,最初是怎么整合到一起的?现在大家司空见惯的器材销售手段,为什么绝大多数来自一款商品?同样一款商品,经历了30年,有了多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