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400-8768208新华社兰州11月3日体育专电(记者王衡)记者3日从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曲棍球后备人才教育练习作业会议上得悉,历经近十年尽力,我国曲棍球运动在后备人才规划、球队建造、赛事活动等方面获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2007年2月,根据曲棍球项目“进口货”特点、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度不高、项目人口少、基础设施差等要素,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和我国曲棍球协会决议全面发动曲棍球后备人才教育练习作业,促进这项运动在我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
近十年来,曲棍球后备人才规划逐渐扩展。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由2007年的15个发展到本年的72个,注册运动员和学生人数已有4000多人,在训运动员和学生人数6000人以上。后备人才基地为各省市区曲棍球队运送运动员117人,参与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国家女子曲棍球队中有8名运动员来自后备人才基地。
国家少年曲棍球队建造行之有效。2009年,国家少年女子曲棍球队在江苏扬州一中建立,先后四批集中了125名运动员学习练习,现在已向各省市区一线名运动员,国家女子曲棍球一线和二线队大部分队员都来自国少队。本年11月2日,国家少年男人曲棍球队在兰州体育职业学院建立。
青少年曲棍球活动日趋增多,比赛系统开始构成。2007年以来,全国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冬令营成功举行3届,夏日练习营成功举行8届,已逐渐构成冬令营、夏令营、锦标赛、曲棍球节、沟通赛等多种形式和U10、U12、U15、U18四个年纪层次青少年曲棍球比赛活动的准则和系统。
现在,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已达120人左右,靠近底层教师和教练员的阶梯式岗位练习教材《曲棍球初级教材》编写作业已近尾声。
当日还举行了“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的授牌典礼。新确定的72家后备人才基地分为三级。榜首级为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第二级为我国曲棍球传统校园,第三级为我国曲棍球推行校园。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络电线网站联络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