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400-8768208藤球运动源于15世纪的苏丹国统治下的马六甲地区,由马来西亚的“sepak raga”运动发展而来。现代藤球的产生仅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藤球运动中网的使用为标志。泰国前教育部长科·乔哈利被认为是“现代藤球运动之父”。1982年藤球作为表演项目进入亚运会,并被列入1990年北京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藤球的基本动作——踢球,常常要将脚踢到半空齐肩的高度。藤球运动员不许用手触球。在比赛中,他们能够用脚、腿、肩膀和头来触球。为了使球保持在空中飞行,运动员需要用停球、各种杂技式的动作或踢球等方法。
与排球比赛类似,不同的是以脚代手,所以又被称为“脚踢的排球”,是一项高技巧、高观赏性的运动。
②边线:场地所有边线的宽度从内侧量起不得宽于0.04米。场地之间、场地与障碍物之的缓冲距离为0.9米到1.8米。
④1/4圆:在场地中心线的角上,边线米的四分之一圆,宽度为0.04米的边线将从一圆的外测量起。
⑤发球圈:在左右场各有一个半径为0.3米的发球圈。其圆心距离底线米的线,应从发球圈的外测量起。
①网柱:网柱应高于地面1.55米,应加以固定以便将网拉紧。网柱需由坚硬的材料制造成,其半径小于0.04米。
①网由普通细绳或尼龙绳制成,网孔为0.04米至0.05米之间。网的宽度为0.7米,长度不允许超出6.11米。网的上、下端需用带子包边,宽度均为0.05米,以便穿绳将网拉紧平于网柱顶端。网的中部上端高1.52米,靠近网柱的两侧高为1.55米。
②标志线:如果网超过尺寸,则在网的两端使用可松动的、宽度为0.05米的带子,并与两侧进线和中心线垂直。
发球者(feeder)或击球者(striker)将球投给接球者(server),接球者必须一只脚站在圈内,另一只脚将球踢出。即使球触网或落在场地内都可得分。如果得分,比赛将接着来进行。在比赛中每方只有3名球员在场上,但可以每时每刻增加1名替补。若使用了1名替补,那么在比赛进程中将不得使用其他替补了。在团体赛中,比赛与单组赛程相同,但每支球队都有3个单组,总共可有12名队员参赛。每队的第一组将进行3局比赛,获胜的组为本队得1分。第二组之间的胜者仍可为本队得到1分。如果有一支球队在前两组比赛中都获胜,第三组之间的加赛就不需要再进行了。
每队由两组选手进行比赛,每组2名运动员。其中一人是后卫,位置在后场,负责发球和接球,他可以在基线后的任何位置发球,被称为“tekong”。另一名球员也被称为“alternate tekong”,负责运球,他和后卫也都可在各自的位置上接球。每得一分,运球的两名球员位置就相互轮换一次,直到有一方得分超过规定数字。在比赛进行中,每方只允许有有2名球员在场上,但随便什么时间都能有1名替补上场。在整场比赛中,对替补的使用没有限制。
一方踢球过网,使对方经3次传递都无法回球过网,或迫使对方回球出界,就可得分。
无论谁发球,任何一方只要该球获胜都可得分。只要有得分,就换发球。当发球一方或接发球一方出现失误,对手得分,并换发球。
每场比赛进行2局。每局21分制,假如慢慢的出现20比20的平局,一方要超过对方2分才可获胜,最高分值为25分。如果两个组各赢一局,那就需要加赛一局,称为“决胜局”(tiebreak),决胜局只有15分,当比赛进行到其中一方得分达到8分时,比赛双方交换一次场地;当比分为14比14平时,一方要超过对方2分才可获胜,最高分值为17分。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官网、草原全媒、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等
藤球运动源于15世纪的苏丹国统治下的马六甲地区,由马来西亚的“sepak raga”运动发展而来。现代藤球的产生仅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藤球运动中网的使用为标志。泰国前教育部长科·乔哈利被认为是“现代藤球运动之父”。1982年藤球作为表演项目进入亚运会,并被列入1990年北京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藤球的基本动作——踢球,常常要将脚踢到半空齐肩的高度。藤球运动员不许用手触球。在比赛中,他们能够用脚、腿、肩膀和头来触球。为了使球保持在空中飞行,运动员需要用停球、各种杂技式的动作或踢球等方法。
与排球比赛类似,不同的是以脚代手,所以又被称为“脚踢的排球”,是一项高技巧、高观赏性的运动。
②边线:场地所有边线的宽度从内侧量起不得宽于0.04米。场地之间、场地与障碍物之的缓冲距离为0.9米到1.8米。
④1/4圆:在场地中心线的角上,边线米的四分之一圆,宽度为0.04米的边线将从一圆的外测量起。
⑤发球圈:在左右场各有一个半径为0.3米的发球圈。其圆心距离底线米的线,应从发球圈的外测量起。
①网柱:网柱应高于地面1.55米,应加以固定以便将网拉紧。网柱需由坚硬的材料制造成,其半径小于0.04米。
①网由普通细绳或尼龙绳制成,网孔为0.04米至0.05米之间。网的宽度为0.7米,长度不允许超出6.11米。网的上、下端需用带子包边,宽度均为0.05米,以便穿绳将网拉紧平于网柱顶端。网的中部上端高1.52米,靠近网柱的两侧高为1.55米。
②标志线:如果网超过尺寸,则在网的两端使用可松动的、宽度为0.05米的带子,并与两侧进线和中心线垂直。
发球者(feeder)或击球者(striker)将球投给接球者(server),接球者必须一只脚站在圈内,另一只脚将球踢出。即使球触网或落在场地内都可得分。如果得分,比赛将接着来进行。在比赛中每方只有3名球员在场上,但可以每时每刻增加1名替补。若使用了1名替补,那么在比赛进程中将不得使用其他替补了。在团体赛中,比赛与单组赛程相同,但每支球队都有3个单组,总共可有12名队员参赛。每队的第一组将进行3局比赛,获胜的组为本队得1分。第二组之间的胜者仍可为本队得到1分。如果有一支球队在前两组比赛中都获胜,第三组之间的加赛就不需要再进行了。
每队由两组选手进行比赛,每组2名运动员。其中一人是后卫,位置在后场,负责发球和接球,他可以在基线后的任何位置发球,被称为“tekong”。另一名球员也被称为“alternate tekong”,负责运球,他和后卫也都可在各自的位置上接球。每得一分,运球的两名球员位置就相互轮换一次,直到有一方得分超过规定数字。在比赛进行中,每方只允许有有2名球员在场上,但随便什么时间都能有1名替补上场。在整场比赛中,对替补的使用没有限制。
一方踢球过网,使对方经3次传递都无法回球过网,或迫使对方回球出界,就可得分。
无论谁发球,任何一方只要该球获胜都可得分。只要有得分,就换发球。当发球一方或接发球一方出现失误,对手得分,并换发球。
每场比赛进行2局。每局21分制,假如慢慢的出现20比20的平局,一方要超过对方2分才可获胜,最高分值为25分。如果两个组各赢一局,那就需要加赛一局,称为“决胜局”(tiebreak),决胜局只有15分,当比赛进行到其中一方得分达到8分时,比赛双方交换一次场地;当比分为14比14平时,一方要超过对方2分才可获胜,最高分值为17分。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官网、草原全媒、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