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400-8768208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22日电(陶拴科)在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于田县,盛行着一种传统体育项目——曲棍球。其在当地被称为“曲马克”或“麦热球”,玩法与现代曲棍球较为类似。
竞赛时,当地人用一根头部曲折、长约80厘米的木棍,击打用毛线织成的线球或杨柳树结做成的球。这种运动不受时刻、地址和人数的约束,只需有平整的场所和持平的部队人数,就能随时开赛。
2021年,由和田县申报的曲棍球(尔族曲棍球),当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来,走进于田县希吾勒乡,一场热烈的曲棍球竞赛正在剧烈进行,72岁的曲棍球传承人托乎提肉孜·木沙仍旧担任裁判。竞赛开端前,他向大伙叙述了竞赛规则和技巧。
跟着竞赛开端,场上队员们容光焕发,场边呐喊声、喝彩声此伏彼起,热烈非凡。“在咱们这儿,曲棍球是咱们休闲文娱的重要方法。”托乎提肉孜说。
参赛的不只有40多岁的中年人,还有年纪更大的老者,他们身手不凡。年逾75岁的买买提明·托乎汗提更是技艺高超,一记射门将球直接送入对方球门,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和掌声。
观众·依布拉音说:“这种游戏趣味性强,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托乎提肉孜说:“曲棍球深受大众欢迎,不只是咱们这儿休闲文娱的活动方法,也是优秀前史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曲棍球不光可以在白日进行,晚上相同能展开。
白日竞赛时,球是用红、绿、黑、白四色毛线中心环绕上一团碎布做成的,而晚上则用的是“火球”——用杨柳上长的树瘤疙瘩做成。这种树瘤做成的圆球十分坚固,可以在漆黑中宣布弱小的光辉,让竞赛愈加影响和风趣。
托乎提肉孜8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曲棍球,至今现已60多年。“小时候就喜爱玩,常常约村子里的朋友,在农闲时一同玩,有时候尽兴了都忘记了吃饭。”
“那时候球棍没有现成的,都是在郊野间找那些根部天然曲折、树干比较笔挺且坚韧的树木当球棍运用。”托乎提肉孜说。
据托乎提肉孜介绍,曾经村子里打曲棍球,基本上便是找一片平整的草地或许开阔地,10来个人就开端玩。
近年来,和田地区分外的注重非物质文明遗产的维护和传承作业,深化推进体育与农业、文明、旅行工业交融展开,助力村庄复兴。
现在,和田地区对曲棍球文明进行发掘收拾,并建造标准化曲棍球场所,建立专项维护小组。
虽然已70多岁,但托乎提肉孜依然精力矍铄,常常出现在每一次曲棍球竞赛现场。“咱们要让传统体育项目永久传承下去,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参与进来。”托乎提肉孜说。
在于田县,不只老年人酷爱这项运动,年轻人也热心参与其间。一些校园和青少年集体也展开曲棍球训练。特别是在于田县乡村,每年都要举办曲棍球竞赛。
“曲棍球的展开丰厚了乡村文明生活,增进了农人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和和谐联合。”于田县文明体育广播电视和旅行局局长坎山·买提库尔班说。(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 告发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