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全站
开云全站用品

开云全站用品

始于1995年 专注体育用品21年

从帆船之都到武术之乡广东五城亮出体育性格名片
开云全站logo

联系我们

400-8768208
开云全站电话

从帆船之都到武术之乡广东五城亮出体育性格名片

作者:kaiyun.con 发布时间: 2025-11-22

  在羊城广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执委会于11月17日在主新闻中心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会上,来自深圳、汕尾、东莞、揭阳、云浮五座城市的政府代表齐聚一堂,逐一向媒体朋友们描绘各自城市的独特体育性格,并详细的介绍了为迎接全运会所做的赛事运行保障工作,以及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蓝图。

  云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贤荣自豪地介绍,曲棍球这项充满力量与团队协作精神的运动,已经深深融入云浮的城市血脉,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2001年第一支曲棍球队的诞生,云浮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涵盖了校园推广、传统学校培养以及向奥林匹克基地输送三个环节。如今,已有超过2300名曲棍球运动员从这里扬帆起航,其中不乏崔秋霞、陈启俊、陈成福、刘俊杰等优秀的国手,他们带着云浮的印记,在全国乃至国际赛场上奋勇拼搏。

  云浮拥有华南地区唯一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一赛两训”曲棍球基地,并拥有一块全国顶级的国际精英级场地。优越的硬件设施,为云浮承办国际级曲棍球赛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22年以来,云浮已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全国曲棍球赛事。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在云浮集训后,奔赴巴黎奥运会并最终荣获银牌,为云浮的曲棍球事业再添辉煌。

  徐贤荣动情地说道:“曲棍球运动在云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充分体现了云浮人‘小块头也有大作为’的拼搏精神,生动诠释了云浮坚韧不拔、奋勇争先、‘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城市体育性格。”

  体育精神不仅仅停留在赛场之上,更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云浮正以曲棍球为纽带,不断深化“体育 文旅 商业”的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和消费优惠,让赛事的巨大影响力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能。展望未来,2026年云浮还将承办国际曲联女子曲棍球世界超级联赛、省运会曲棍球赛等多项重要赛事,继续以体育赛事为媒介,将这份源自赛场的精神力量,打造成一张走向世界的鲜明名片。

  “揭阳是享誉海内外的‘武术之乡’,其独特的城市体育性格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千年的武术文化之中。”揭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剑芒充满激情地介绍道。揭阳拥有悠久的习武历史和深厚的民间基础,是全国乃至全省武术文化渊源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在明清时期,这里涌现出14位武进士、103位武举人,孕育出南枝拳、朱家教拳、李家教拳等众多武术流派。其中,南枝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岭南武学瑰宝”,与朱家教拳、李家教拳一同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术之于揭阳,早已不单单是一种运动,而是深深融入民间日常生活的传统。”许剑芒强调,在漫长的传承与演变过程中,武术还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深层次地融合,衍生出普宁英歌、揭东乔林烟花火龙、榕城青狮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为揭阳的文化渊源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武术之乡”的揭阳,肩负着让传统武术“活起来”,紧跟时代步伐,并使其“传下去”,守住文化根脉的双重使命。目前,揭阳全市拥有各级武术传承中心50余家,专业武校7所,武术项目传承人上千名,武术爱好者数十万。通过持续推动武术进校园,培养小孩子们对本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精心打造的《英歌情》《狮王争霸》《大潮归来》等精品节目,慢慢的变成了到潮汕地区旅游的必看演出。此外,揭阳还积极创新,打造武术主题民宿、英歌舞主题餐厅、武术文旅线路,并开发武术文创产品,以武术文化赋能当地的特色产业。鼓励武术与科技、电影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建设“云上武馆”,突破时空界限,触达更广泛的全球受众和年轻群体,让古老的武术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最后,许剑芒向在场的各位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欢迎各位亲临揭阳,亲身触摸南枝拳的刚猛力道,感受青狮的威猛灵动,领略英歌舞的豪迈阵势。

  东莞市委常委陈志伟自豪地介绍道,早在2004年,东莞就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篮球城市”,在这里,篮球早已超越了一项单纯的运动,它更是城市的脉搏和市民的情怀。

  本届全运会,东莞将承办男子篮球成年组与举重两大项目。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男篮成年组决赛中,由东莞培养输送的胡明轩、徐杰、赵睿等优秀运动员,助力广东队时隔12年再度问鼎冠军,充分体现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精湛的竞技水平。以东莞女篮为班底的广东女篮,也在成年组决赛中勇夺金牌。与此同时,来自东莞石龙镇的举重运动员彭翠婷,以超越世界抓举记录的优异成绩,为广东代表团斩获举重赛事的首枚金牌,让“举重之乡”的荣光再次闪耀在全运会的舞台上。

  为了确保赛事的圆满举办,东莞秉持着“简约绿色办赛”的理念,完成了三大场馆的智慧化升级改造,优化了38条保障线条主干道的品质,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行动,并高位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近4000名“小海豚”志愿者,用他们的热情服务传递着东莞的城市温度。在接待、医疗、水电气供应等方面,东莞更是做到了“一馆一策、一赛一策”的精准服务,力求为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最佳的赛事体验。

  此外,东莞还积极地推进城市侧的“七大行动”以及“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真正的完成了“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

  汕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庄红琴深情地表示,帆船不仅承载着汕尾人向海而行的历史记忆,也融入了现代汕尾人向海图强的日常图景。如今,汕尾正努力将“海上运动”打造成“身边的风景”,让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真正融入汕尾的城市肌理。

  汕尾坚持以赛促产、以体兴城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赛事引流 场景延伸 产业联动”的业态模式。“帆船 咖啡”、“冲浪,到汕尾”、“冲浪 音乐”、滨海运动营地、水上装备租赁点等消费场景不断扩容,深受年轻花钱的那群人的喜爱。

  今年以来,通过举办各类帆船赛事,汕尾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滨海风情,也吸引了一批高端酒店项目落地,更促进了景区门票、滨海住宿、水上运动培训和海洋主题文创等相关消费的大幅度增长,有力推动了“体育 ”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目前,汕尾正在系统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户外运动目的地,积极引进水上装备制造与培训服务机构,力求将体育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为城市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能”。

  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汕尾依托“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构建了“专业院校 训练基地 社会俱乐部”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常态化开展帆船进校园、暑期航海营等活动,为汕尾的帆船运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向未来,汕尾将继续扬帆前行,不断擦亮“帆船之都”的城市名片,推动体育与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地融合,为建设更美好的汕尾贡献力量。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筠表示,务实、创新、开放、包容是深圳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质。深圳将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努力打造一座国际化、高质量的“赛事之城”和国际著名的体育城市,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4年,深圳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2115.66亿元,同比增长10.8%。预计到2025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大关。目前,深圳全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场地4.6万余个,拥有覆盖全市、结构符合常理、功能健全、项目齐全的场地设施体系,为成功承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此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深圳赛区将以“科技办赛”为核心理念,把最新的科学技术产品和创新技术融入到办赛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深港马拉松跨境赛中,深圳创新性地采用了“人脸识别 手环定位 计时计分”三重核验机制,实现了“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通关体验。在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中,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将完成自主点火交接,为火炬传递增添了浓厚的科技色彩。全运会赛事中应用的数字孪生、5G-A、AI等前沿技术,也将在未来的重大文体活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吴筠强调,深圳秉承“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将办好十五运会与城市发展深层次地融合,以赛事为杠杆,撬动体育消费、产业联动和城市更新,全方面实施城市环境面貌提升行动,让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她还特别透露,即将在深圳举行的十五运会闭幕式,将以“星辰大海”为主题,以“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为创意,充分体现中华体育精神,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勃勃生机,值得大家共同期待。





开云全站